



该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采取“双同时”的工作方式,即同时摸排取证、同时下达《监督检查告知书》,要求企业对症下药、按方抓药。按照整改时限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履行水土保持治理主体责任;按照审批的水保方案完善水保措施,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对弃渣场覆土复绿。
整日轰鸣的机器、遮天蔽日的浮尘、满目疮痍的矿山已经是当年的“老黄历”。夷陵区现在不仅关闭了小型落后产能矿山,还实行“边开采、边恢复、边治理”的办法,29家企业33个矿山投资2.2亿元,对污染处理设施提档升级改造,建围墙41处、钢架棚17处、覆土复绿12处。
8月7日,夷陵区接到《宜昌市关于做好省第三环保督察组反馈我市部分关停矿山水保问题整改有关情况统计工作的通知》后,以矿山水保治理为重点,打响了水土保持攻坚战。经过一个多月奋战,市级督办关停矿山水保项目的28家已经全部完成摸排与监督管理工作,完成率为100%。
“在绿色矿山治理中,水土保持主要是负责矿山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监督指导、负责督促关闭矿山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樟村坪镇水利站站长柳林祥介绍,传统砂石料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产生的弃渣往往会任意堆放,一但下雨或者刮大风,不仅会将含磷的矿渣冲刷入河造成水质总磷含量超标,还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而实施矿山水保项目能有效修复生态。
该区还投资6000万元开展绿色矿山整治,按照“治矿山、清源头、保水质”要求,规范矿山管理、升级开采工艺、提升治污能力。针对磷矿污染问题,组织环保、水利、农业、住建、磷管等部门和行业技术专家“上门送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帮助破解治污难题、落实“一矿一策”。目前,全区5家“绿色矿山”已获授牌,预计2020年完成绿色矿山任务。
连日来,夷陵区水土保持攻坚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相关部门全面进入对全区153处(含关停)矿石企业项目的水土保持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今年,夷陵区水土保持现场监督检查78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涉及72个生产建设项目,下达检查文书51份,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74.62万元,协助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2个。62岁的村民丁发云每天早上都要在镇上溜达溜达,他说:“现在搞绿色矿山、水土保持,弃渣被挡住了,水也干净了。我们明显能感受到空气好多了,水土保持监测,家乡又成了天然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