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32860200
江门市创建省级企业水平衡测试节水型城市纪实
2023-09-16 02:00:32
▲我市通过举办城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开放日活动,培养青少年节水护水意识。


蜿蜒的人工小河延伸到每一栋居民楼下,依水而建的小亭精致雅观。亲水平台、亭台楼阁、欧式小桥、活溪瀑布、大湖景小园林……走进江门市新会区骏景湾豪庭小区,一切都那么赏心悦目。“水清了,景美了,空气清晰了!”漫步在江门城央绿廊,市民谭佳怡的话语间洋溢出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周末、节假日到这里散步,已经成为谭佳怡一家人的习惯。行走在江门市的居民小区,漫步在城乡公园,徜徉在蓬江河边,绿水青山散发出来的气息,让人愉悦,令人陶醉。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江门城区一角。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摄

  

#p#分页标题#e#

江门,也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一份份荣誉,是对这座城市最好的褒奖。近年来,江门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重要部署,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号召,深入动员发动、全面铺开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号召全社会高效用水、科学节水,共筑生态节水之城,绘就一幅独特灵动的山水画卷。


“城市节水涉及千家万户。节约用水,离不开市民的了解、理解、参与和支持。不仅要让市民懂得节水的意义,还要让市民知道如何节水。”江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为契机,积极深入企业、学校、公园广场及基层社区,面向千家万户,开展生动的节水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先后在蓬江、江海、新会的十多个居民小区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活动,通过节水知识宣传展板展示和发放节水倡议书、宣传资料、节水小礼品的方式向居民介绍了节水的意义、用水知识,呼吁社区居民从我做起,节约用水。江门市利用全市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线上平台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大力倡导循环、高效、科学用水理念,宣传普及科学节水新知识。今年4—5月,市城管局联合市教育局举办江门市“节水护水 你我同行”主题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收到全市中小学校推荐作品500多幅,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的教育引导,实现一个小朋友带动一个家庭的节水参与意识。每年举办节水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活动及城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开放日活动,让市民通过参观了解自来水生产、污水净化的过程,提高节约用水意识。“我家的水龙头都安装了节水器,平时在家会把淘米的水用来浇花,随手关水龙头。希望大家都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我们有限的水资源。”越秀星汇名庭小区居民李女士说,节约用水已经成为全家人的习惯。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市关心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节水行动如今已经成为江门市民一项重要的“文明契约”。水是一座城市的灵动所在。今天的江门市,得益于对环境保护、对治水节水的不断探索创新,让城市保住了如诗如画般的美。湖河的美丽、浸润,无不让江门愈加灵动和妖娆,而湖河的通达、滋养,也让江门更富生机、更有活力。如珠玉点缀在珠江三角洲西部的江门湖河,成就了江门的幸运,也成就了江门人的幸福。节水永远在路上。新时代、新征程,江门,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企业水平衡测试,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节水工作,呵护好这一方水土,让绿水青山造福后人。


  ▲水让江门这座城市更加灵动。 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摄

一条水管上一个小小的裂缝,乍看起来,每一分钟渗漏的水微不足道,然而,一个月下来,漏掉的水却可能多达200立方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利用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用水数据对比,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把漏洞堵塞起来,让珍贵的水不再白白流失,企业也能从中节省下不必要的成本。现实,让位于江门市新会区的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认识到节水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各项节水措施实施,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每年节约用水约29万立方米,节约成本超50万元。“节水与企业发展并不矛盾,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既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为保护水资源尽到企业的应有之责。”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是企业的主要集中地,企业用水量占了城市用水量的半壁江山。近年来,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狠抓企业节水工作,大力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首批进行节水型企业创建的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先后投入1549万元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完成中水回收循环利用、锅炉冷凝水回用等多项技改,并通过水平衡测试进一步挖掘节水潜力,年节水超过20万吨。如今,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循环用水,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市企业的共识。为加强城市节水工作,我市持续加大节水资金投入,保障城市节水基础管理、节水规划编制、节水设施建设改造、节水宣传活动等工作顺利推进。2018年、2019年,我市节水财政投入资金分别达到533.62万元、718.57万元,分别占本级财政总支出的0.83‰、1.07‰。与此同时,水平衡测试方法,我市还充分发挥水价对节水工作的推动作用,通过调整水价构成,完善水价体系,促使群众自觉节约用水。据了解,我市现行城市供水价格分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三类。第一级,按基本水价计收水费:第二级,按基本水价的1.5倍计收水费。第三级,按基本水价的3倍计收水费。而在2015年,我市城市生活、生产、经营及其他取用地表水的水资源费已调整为0.2元/立方米,向农村用户提供生活饮用水的供水工程由0.12元/立方米调减至0.02元/立方米,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用水由0.005元/立方米调增到0.20元/立方米。我市还全面调整各分类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从2017年1月起,全市非居民生活用水污水处理费调整为每吨1.40元,居民用水污水处理费调整为每吨0.95元。强化管网控制力度,保障管网安全运行,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也被纳入我市行业主管部门与自来水厂每年度的重点工作规划。通过制定漏损控制计划、开展DMA分区计量工作、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等措施的推进落实,截至目前,全市创建范围内共建立59个分区计量区域。2017年至2019年,市区共投入23335.86万元进行管网改造,改造管网总长99.17千米。市区管网漏损率2018年为8.27%,水平衡测试方法,2019年为8.03%。



今年5月10日至16日,是第29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为宣传城市节约用水知识,倡导市民节约用水,市城管局通过网络举办了一场城市节水知识有奖问答活动,7天时间里,共有37000余人(次)参与问答活动,了解城市节约用水知识。社会各界人士热情参与节约用水问答活动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对节约用水的重视。我市历来十分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工作,持续积极推进城市节水工作。早在2013年,我市就成立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副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各职能单位和各区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积极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2019年,市政府进一步强化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升级调整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高位推动节水型城市创建。建设节水型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需要动员各行各业的力量广泛参与,凝聚起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我市认真对照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印发《江门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统筹安排,细化、量化、分解、下达创建各项工作任务。城管部门统筹推进,组织编制城市节水规划、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工信部门指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降低用水成本;发改部门建立自来水分类定价、差别水价、阶梯水价等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和引导节约用水……我市节水型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整体创建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落实、政策引导、社会参与、上下联动、共同创建”的良好局面。同时,围绕创建节水型城市目标,我市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城市节水、水资源管理、供排水、非常规水利用等方面法规制度的制定工作。在城市节水、非常规水源方面,我市印发《江门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在水资源管理、地下水保护方面,印发《江门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江门市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在供排水方面,印发《江门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办法》《江门市区市政设施管理规定》《江门市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为深入推动节水管理工作,我市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颁布《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城市建设项目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使我市在计划用水管理、节水“三同时”管理、海绵城市建设等节水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有效保障了城市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目前,江门市区生活用水器具市场抽检覆盖率达100%,市场抽检在售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占比100%;主要公共建筑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100%。江门市区已有13家企业、29家单位、22个居民小区通过市级验收,节水型小区覆盖率达12.36%,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18.21%,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20.08%。


走在蓬江区凤山誉城小区内,细心的居民能发现,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里竖着一根根水管,打开水管上的自动绿化喷淋装置,就能浇灌绿化。这是小区建起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小区的人工湖收集、储存雨水,过滤处理后用于绿化喷淋、景观水补水及清洗车库等用水,每年可节约水5000立方米。和凤山誉城一样,在江门市区的骏景湾豪庭、越秀星汇名庭等众多小区,通过人工湖、蓄水池等收集雨水,充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满足绿化等用水,成为一种潮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居民对城市的绿化、卫生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既要‘节流’,还要‘开源’。如何在节约自来水的情况下,又能让城市有更多的水可用,满足城市的用水,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导小区加强雨水收集利用、完善绿化喷灌设施等降低公共管理用水量,大力推进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是一个方向。”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组织编制、印发《江门市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对水资源的调度配置、节水潜力的挖掘以及实现节水目标措施上作了科学分析与指导,为城市的节水工作指明重点和方向。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供水管网漏损率、节水型器具普及、节水型载体覆盖率等11项节水规划指标及再生水工程建设、管网改造、节水示范工程等5项节水重点工程规划项目。再生水利用,是江门市城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据了解,在环境生态节水及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中,2017—2019年,我市共投入资金42.36亿元用于黑臭水体治理。黑臭水体整治过程中,通过引入棠下污水处理厂、杜阮污水处理厂、江海污水处理厂和今古洲北部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分别用于天沙河、杜阮河、麻园河和会城河的生态补水,将丰乐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的再生水用于市政道路清洁。统计显示,2018年,江门市区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为33.69%,2019年达44.04%。我市还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步伐。2017年,我市批复实施《江门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9年,江门市印发《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严格按照有关规划、管控制度及国家相关建设技术要求,同期配套建设海绵城市设施。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0 必赢626net入口首页 版权所有
客服邮箱:hbzxjnhb@163.com
冀ICP备18002859号-3
微信公众号
项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