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水效领跑者是指在特定行业内,通过先进的水资源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高水效指标的领先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节约用水方面表现突出,还通过其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整个行业提高用水效率。以下是对企业水效领跑者的详细介绍:
遴选范围
行业覆盖:企业水效领跑者的遴选涉及钢铁、炼焦、石油炼制、乙烯、氯碱、氮肥、现代煤化工、纺织染整、化纤长丝织造、造纸、啤酒、味精、氧化铝、电解铝、多晶硅、船舶制造、铁矿采选等21个行业。
园区覆盖:除了单一企业外,具有法定边界和统一管理机构的县级以上工业园区也在遴选范围内。
遴选条件
合法合规:申请企业必须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节水政策和标准,具备合法的取水手续,近三年无超计划取用水行为。
安全环保: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事故或质量违法行为,且未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用水标准:年用水量需超过10万立方米的独立法人企业,且主要产品的水效指标需达到节水型企业国家标准要求并处于领先水平。
遴选程序
申请初审: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本地区工业企业和园区,按照自愿参与原则进行申报,并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分类填报申请报告。
复审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专家进行复审,遴选确定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名单并进行公示。
标识使用
统一标识:获得水效领跑者称号的企业、园区应使用统一的水效领跑者标识,以便于识别和宣传。
宣传推广:鼓励各地区主管部门加大对获得节水标杆及水效领跑者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带动全行业提升用水效率。
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强化对节水标杆及水效领跑者的政策支持,如多元化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绿色金融支持等。
技术推广:总结水效领跑者的最佳实践,将先进节水技术纳入国家鼓励的技术目录,鼓励企业开展水效对标活动。
监督管理:加强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的监督管理,确保遴选过程的客观公正,并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撤销称号。
企业水效领跑者不仅是对在节水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的认可,更是推动工业领域节水提效的重要手段。未来,建议更多企业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遴选活动,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升自身的水效水平,为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